「移工零付費」有錢也請不到外籍看護!雇主沉痛告白:未來該怎麼辦?

「移工零付費」有錢也請不到外籍看護!雇主沉痛告白:未來該怎麼辦

5年前父親診斷出失智後,陳靜儀連續請了3個外籍看護。但如今,等待承接時間愈來愈長,費用更節節上漲。這並不是個案,而是缺工風暴下,愈來愈多中產家庭的痛。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什麼:

  1. 外籍看護的薪資水漲船高已是必然,但現在是有錢也請不到。
  2. 移工市場已從過去的買方市場,演變成現在的賣方市場。
  3. 有需要照顧老人,卻搶不到移工的家庭愈來愈多,未來聘雇外籍移工人力成本也將愈來愈高。

夜幕籠罩大地,淡水山區的40年老宅外頭,黑得伸手不見五指,53歲的金融顧問陳靜儀,卻還無法坐下來好好吃晚餐。

利用工作的空檔,陳靜儀傍晚陪同83歲、重度失智的父親到醫院針灸。返家後,身材嬌小的她和小2歲的妹妹,費盡全身力氣才將人高馬大的父親,從車上移到去年花了60萬元購置的樓梯升降椅,將父親安穩移至樓上住家。

如果有外籍看護協助,陳靜儀可能還有餘裕喘口氣,但去年10月,家中的看護逃跑,還在過程中跌倒受傷,送回印尼後,她就面臨有錢也找不到好看護的困境。

受疫情影響,當時在台的社福移工已比去年1月疫前的人數減少9592人,「外籍看護待價而沽,每個來應徵的,條件都喊得很高,」陳靜儀猶記,至少要每月實領2.5萬才肯做,比疫前每月實領1.7萬高出8千元。

妹妹辭職返台,全職照顧爸爸

而且仲介還要收取「就業服務法」明文禁止的買工費(雇主承接新移工的費用),「最高喊到6萬元,是半年前的2.5倍,」陳靜儀好友、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顧問張姮燕指出。

陳靜儀承受的是家中有照護需求者,說不出的痛。

她的父親年輕時開設鐵工廠,在淡水地區走路有風。2016年不慎跌倒後,不僅不良於行,還被診斷出失智,讓他心情沮喪,拒絕和家人與醫護人員溝通,不到一個月,就從輕度變成重度失智。

4個孩子中,就屬陳靜儀最了解父親在意的「尊嚴」,她和父親相處仍用下屬請示長官的方式,像是「爸爸,我要跟你報告,現在我們要針灸,好不好?」她認為這才會讓父親有掌控大局的尊嚴感,而不是因失智而無力,或以為自己拖累子女。

第二頁 第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