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飼育場開放外勞 4月中旬討論規模80頭以上試辦 外勞核配率尚未確定

由於農村人口外流及高齡化,勞動部日前已公告開放屠宰場引進外勞,至於去年勞動部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同意「乳牛飼育場」試辦引進外勞,其飼養頭數規定在80頭(含)以上,持有合法畜牧場或畜禽飼養登記者可提出申請,有關外勞核配額度、本勞求才薪資等開放細節,勞動部將於4月中旬召開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進一步討論確定。
據了解,這次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預定4月12日召開,主要是討論「乳牛飼育場」試辦引進外勞相關細節,以及外勞人數警戒指標;由於屠宰業的外勞核配是25%,乳牛飼育場的外勞核配率將不會超過25%,將會以20%或是25%去討論。
農委會原先提出6大產業試辦引進農業外勞,包括屠宰場、乳牛飼育場、菇菌業、蘭花業、茶及果樹等,目前僅同意屠宰場與乳牛飼育場引進外勞,其餘行業勞動部要求雇主應提出改善工作環境、勞動條件及薪資提升的作法,經改善後招募本國勞工仍有不足時,再行研商,同時,勞動部今年也已提出農事服務團等舒緩農業缺工等措施。
根據農委會報告指出,我國酪農戶數554戶,生乳年產量近36萬公噸,產值約93.5億元,占畜牧產值之7%。乳牛場特殊的兩階段工作時程,致長期以來僱工不易,對產業競爭力已造成負面影響,將直接影響國人糧食安全及民生物價穩定,亦將造成關聯產業如乳品製造業、飼料業、動物藥品業、烘焙業、餐飲業連帶受到影響。故酪農產業亟需補充基層勞務人力,調整現場人力結構,
乳牛飼育為連續性作業,包括擠乳、餵料、發情觀察配種、畜舍清潔與廢污處理等,均為每日必須且不得停歇者,勞力付出程度大,每日凌晨4~5時上班,中間雖排休4~5小時(多為返回自家、少數則在牧場必要設施之管理室休憩),下午約3~4時又開始工作至晚間7~8時,故常僱員工均來自周邊鄰近地區,因農村人力持續外流,招工難度日益加劇,現有勞工無喘息機會,以致流動率高,近期呈現以臨時性短工來維持勞動力之非理想狀態,致牧場運作益形艱困。
農委會說明,由於飼育技術提升及自動化省工設備導入,飼養規模由80年代之80頭/戶,發展至目前每戶200頭,人力需求從早期1名人力管理10頭,提升到每人約可管理40~50頭乳牛。雖然設備自動化程度已高,但仍有無法以機器取代、須高度依賴人力之勞力密集工作。
農委會建議本國籍與外國籍之勞工比例2:1,本國籍人數依聘用本國勞工具有勞保投保人數並加計場主之農保投保人數認定之,且設定以乳牛飼養頭數達80頭以上者方得核配外勞。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