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漲最低工資 嚇到外企
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協製造業中心,下半年將提高最低工資水準,可能迫使企業重新思考在當地的經營策略,包括擴大投資及強化供應鏈等領域。
越南政府網站發表的文章指出,三星未來三年打算大手筆投資越南,讓該國成為三星全球最大顯示器模組製造中心。
三星已在越南耕耘多年,此舉並不令人意外,但越南7月起最低工資平均提高6%;河內及胡志明市等大城市的勞工保證月薪為496萬盾(約193美元),比十年前提高80%。三星想必得更加嚴格審視成本。
越南今年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去年同期成長6.9%,是區內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主因製造業熱絡,吸引大量外人直接投資(IDF);越南的吸引力在於工資相對便宜,且接近中國大陸。
由於東協區內多數國家的最低月薪都超過200美元,因此越南工資仍相對低廉。但隨著最低工資持續上升,終將威脅到越南的優勢,尤其是裝配及縫紉業皆屬勞力密集產業。
越南將最低工資劃分成四個不同區域,大都會比最落後地區高出40%以上。工業區仲介業者表示,考慮到工資上升,愈來愈多企業考慮將工廠遷到主要城市之外;而且不只工資升高而已,工業區的地價已大幅上漲,尤其是胡志明市一帶。
泰國也計劃10月起將最低日薪提高約14%,從300~350泰銖調到400銖(約10.9美元),換算成月薪約237美元。業界反對這項計畫;泰國商會副主席波杰表示,新標準將使泰國喪失產業競爭力。
菲律賓也已宣布,從7月17日起,馬尼拉都會區最低日薪將提高6%,為645披索(11美元),換算成月薪約241美元。升幅雖然不大,但企業界仍擔心工資持續上升可能打擊投資。
馬來西亞今年不大可能提高最低工資。大馬2013年起執行最低工資隨生活成本調整的政策,2022年全國最低月薪提高到1,500馬元(318美元)。
政府今年提出「累進工資政策」,鼓勵特定產業的雇主自主提高工資,尤其是對低薪階層。